看哭了,真人真事改编的冷门高分故事《剃头匠》_焦点报道

在2000年的北京有这样一位老人,头发花白、脸上皱巴巴,两眼炯炯、身体利索矫健。这位老人时常蹬着三轮车走街串巷,专门上门服务给老人们剃头,他叫敬文才。


【资料图】

真实的是敬大爷自己演自己,这是一个关于老北京剃头匠的故事——

《剃头匠》

敬大爷今天87,一手绝活顶呱呱,凡是被他剃过头的人,没有不夸赞的。

敬大爷出生于民国二年,十七岁开始学习剃头、一把剃刀闯天下!傅作义、梅兰芳都曾是他的主顾,七十年的剃头经验手起刀落,修脸剃头一顿操作后,客人神清气爽。

完事后再和老主顾们打会麻将,消磨一下闲暇时光,悠哉悠哉。

敬大爷是一名独居老人,住在北京的老胡同中,作为传统的剃头匠,他有着如今托尼老师没有的敬业精神,那就是上门服务。

管你刮风下雨下雪,只要顾客们需敬大爷,大爷就拿起皮包,登上小三轮上门服务。

敬大爷工作之后总喜欢来份爆肚,这是敬大爷的最爱,一家传承小店。

老板已由当初的老张变成如今的小张,小店因它的独具特色而存在着。

爆肚老张和敬大爷也是老交情,尽管小张劝老张可以体验下理发店的服务,但老张拒绝了,他只对敬大爷的手艺情有独钟。

敬大爷生活节约惯了,对于老物件也是珍惜的很。家里有个老钟表,总是慢了五分钟,敬大爷想着能修就修,不能修就坏着用。

来到钟表店店员劝敬大爷买最新的,大爷拒绝了,又把不能修的老钟表抱了回去。

或许敬大爷对老物件有着某些特殊的感情,敬大爷心想:某天钟表停了,自己是不是也就不在了。

忙完钟表的事,敬大爷去看老米。老米是一名独居老人,还养了一只黑猫为伴。

因为老米的子女很少来看他,老米心情总是郁郁寡欢。

面对这样的老米,敬大爷也不忘规劝,剃头的时候总是疏导老米的心情。

老米不久后还是去世了,敬大爷收养了老米留下来的黑猫,这是他最后能为老朋友做的事。

敬大爷看似悠闲但也有着自己的难处,家里的房子要拆迁,而屋子后面的小屋算是违章建筑,按理说小屋的面积不算做拆迁面积。

敬大爷并不在乎这件事,不算就不算呗!可敬大爷的儿子不愿意了,那可是白花花的银子,敬大爷老了,自然看的开。可儿子对老爹的遗产心里早就惦记了,儿子觉得自己又委屈又可怜。

敬大爷虽然没在说什么,内心却心疼儿子,看来剃头工作还要继续。

顾客老张也是敬大爷的老友,八十岁的老张身体不如敬大爷利索,耐心的敬大爷总是缓慢的把他扶到椅子上,热水、剃刀一应俱全,一边剃一边和老张聊聊家常,一套服务下来张大爷焕然一新,脸上也逐渐有了笑容。

当张大爷让敬大爷拿钱时,敬大爷只从抽屉里抽出了五块钱。显然这是亏本的生意!可敬大爷不为别的,只为老主顾之间的情分、他们是互相需要的。

敬大爷闲暇时间还会去买一盘毛肚吃,已经成为了习惯,对于生活的琐事他不会计较太多。

居委会的工作人员通知敬大爷该换身份证了。敬大爷没有照片,他去了照相馆照了一张,敬大爷想这张照片也可以当做遗像照片使用,并让儿子参谋一下是否合适。

儿子来了没等敬大爷开口他就开始诉苦,敬大爷心疼儿子,拿出自己存下的钱给儿子补贴家用,儿子拿完钱一句话也没说就走了。

敬大爷对此并没有太在意,只要能帮到儿子,心里便是安心的。

老张被儿子接走了,周围的邻居以为老张去世了,老张最后的遗愿就是找敬大爷剃头,所以他求儿子去接敬大爷。

老张的儿子很有钱,却还是惦记着老张的旧房子,话里话外处处埋怨老爹。

敬大爷对小张的吐槽一言不发,剃头结束时老张儿子拿出了百元大钞作为报酬,敬大爷并没有要,对于他来说这是送给老友最后一程,不是钱能换来的……

家家有本难念的经,敬大爷的儿子又来了,这次来是来报喜的,因为敬大爷有了重孙子,敬大爷听了又要掏钱,这次儿子拒绝了。

出乎观众的意料,本以为敬大爷的儿子会是个啃老族。

原来上次敬大爷拍遗像的事让儿子心里久久不安,离开时他将敬大爷的遗像包起来拿走了。

儿子内心是愧对父亲的吧!生活的压力让子女们自顾不暇,对于老人我们常常忽略,我们把精力时间都用在了自己子女的身上,自己的孩子是希望而老人们呢?他们常常是孤独的,但这个社会给了中年人太多压力,多少人是出于生活的无奈?

电影《剃头匠》让敬大爷成为北京城一时的名人,敬大爷在2014年去世,享年101岁。透过他的一生我们看到了传统手艺人的勤奋、朴实、认真……这就是所谓的工匠精神。

一位老人见证了无数人的生生死死,那些他服务过的人不少已经去世,在平凡生活中淡然看待人生,给人温暖与陪伴、即使那是赔本的买卖又如何?生活本该是充满人情味的,活的通透与坦荡那就够了!

标签:

“两块玻璃”让老工业城市焕发新希望|每日消息
<< 上一篇
最后一页
下一篇 >>
  • 精心推荐